在动物世界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小猴子在妈妈的身上、身前身后跳跃,有时候会钻进怀里吃几口奶;小狮子在母狮子躺的周围追逐玩耍,当小狮子离开视线时,母狮子会发出低沉声音,或者把小狮子叼回来。
人类的妈妈和孩子呢?母亲对新生儿的行为同样非常独特,他们以特定的声音说话,有眼神交流,婴儿有特定的回应方式。从第一天开始,并在生命的最初几年以复杂和多变的形式持续存在。这种行为,称为母-婴依恋。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母亲和婴儿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物和社会单元”。
分娩是一个对母亲和新生儿都非常危险的过程,这个危险的过程不仅仅包含对身体健康的威胁,还有对心理和情绪的巨大影响。
对婴儿来说,妈妈的子宫是一个温暖(37℃)、充满羊水、黑暗、被包裹的安全环境,分娩时突然进入了一个寒冷(产房内25℃)、非常嘈杂、各种不良刺激、需要自己呼吸来满足需要的环境。这个转变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需要一系列极其精确的步骤迅速完成才能生存。
分娩时,母亲的气味和皮肤亲密接触,为婴儿提供已经熟悉的触觉和嗅觉刺激,皮肤上丰富的神经末梢让母婴自主神经系统直接沟通。早吸吮的乳汁也是熟悉的味道,早接触听到的是母亲熟悉的心跳,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的神经纤维直接通向杏仁核,这是情感记忆和情绪控制的所在地。显然,这些有且只有母亲能提供。母亲的持续存在一个良好的正向信号,帮助婴儿适应外界的环境。这个正向的刺激需要八周左右的时间,让婴儿完成机体调节,开启情感和社会交流。而母亲是婴儿第一个情感和社会交流最适宜的对象。
对母亲而言,除了医学上的危险以外,母亲经历分娩阵痛和各种不良刺激后容易发生产后抑郁和怀孕恐惧症(tokophobia),消极的分娩经历和母婴分离导致母亲对自我认可度(self-efficacy)下降,进而影响未来母婴之间的感情。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担心探视带来感染风险,规定早产儿生后前三周强制隔离,不允许母亲探视。一些学者发现,母亲在产后有一个敏感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某些经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与婴儿产生情感上的联系。这种情感联结如果受到干扰,会导致父母更容易发生异常行为(如虐待儿童、忽视儿童),并对儿童发育产生负面影响。Klaus和Kennel写道:“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分钟和几个小时里,有一个敏感时期,在这个时期,母亲和父亲有必要与新生儿密切接触,以便日后的发育达到最佳状态”。
由于认识到母婴分离的危害,欧美等发达国家于1970年开始着手研究早接触对母婴双方的影响。早接触是母亲和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身体和情感接触,让父母体验到分娩的喜悦,满足他们在出生后尽快拥抱新生儿的需要,并对新生儿大脑的快速发育有益。20世纪80年代发现,在婴儿出生后的“敏感期”,母亲和婴儿之间早期接触的重要性,强调了出生后第一个小时内早接触对促进睡眠、清醒、进食和其他功能调节同步性的重要性。不能直接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带走,除非妈妈同意。如果妈妈不同意,应该尽量提供父母照顾的便利。
1. 新生儿开始哺乳前需要大约1小时的不受干扰时间。外部行为上,妈妈与婴儿一起完成早接触和早吸吮;内部潜意识上,完成母-婴依恋的初步建立。
2. 生后通常需要母-婴持续6小时的亲密接触,以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这包括正常的氧合、温暖、营养和受保护的体验。这些基本的生物需求不仅让婴儿心肺功能更稳定,也会提高婴儿免疫力。
3. 妈妈要为孩子提供持续不断的触摸和接触。这个行为让婴儿接收到来自母亲的情感信息。母亲的面部表情、动作和情感表达会影响到孩子的的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孩子给母亲的也是正向的回馈,让母亲感到温馨和成就感。
4. 观察婴儿的状态,充分利用婴儿觉醒和警觉的状态进行母婴依恋的建立。健康的婴儿有五个状态:睡眠母婴、朦胧、觉醒、警觉和哭闹。警觉状态下要给予更多安抚,以平复婴儿的情绪波动。
5. 如果不得不短暂与婴儿分开,应积极泵乳,为婴儿提供母乳。尽可能缩短分开的时间。
6. 母婴分开后重聚,可以把婴儿放在母亲的胸部,让母婴双方都感到舒适之外,前30分钟应该完全不做其他任何事情,让情感的纽带重新建立起来。如果母婴在前30分钟都在睡觉,应该等他们醒来后进行这个过程。
7. 由母亲重新开启哺乳。妈妈可以选择孩子出现饥饿或者需要进食的信号开始哺乳(母乳或者奶瓶),选择舒适的,当婴儿完成含乳安静下来稳定吸吮时,妈妈可以触摸和轻揉婴儿的手掌和脚掌,眼睛与婴儿对视,轻轻呼唤和哼歌,通过感官的刺激完成再次的链接。
温水浴对恢复母-婴依恋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在母婴重聚后,由母亲给孩子进行温水浴,唤起孩子的记忆。